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游戏官网娱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和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的
紧 急 通 知 ? 详情
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和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的
紧 急 通 知
发布时间: 2011-07-18   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信息类型: 广利府办函    浏览量:次
【字号:
打印

大发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和群众

生活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

    近期,我区持续高温天气,盛夏酷暑季节已经来临。为了切实做好高温季节的安全生产和群众生活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切实做好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和群众生活保障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突出重点环节和领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要针对高温季节生产特点,突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监管措施。一要加强对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督促我区企业严格操作规程,落实防范措施;二要加强火灾防范和用电管理,加强对娱乐场所、公共车站、商场宾馆、地下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公共聚集场所,一律责令停业整顿;三要督促工业商贸企业严格高温季节用电、用气管理,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防止失火、触电、漏电造成人员伤亡;四要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加强监管,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五要坚决落实防暑降温的各项措施,尤其是钢铁、化工、建筑、电力、燃气等生产施工企业要按规定调整高温、露天和高空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落实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对高温岗位采取降温措施,配备降温设施,改善劳动条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人员带班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六要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监管,做好各类运输车辆安全状况检查工作,防止车辆因为高温、雷电的影响,发生自燃、爆燃等事故;七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及时制订地区、行业灾害性天气应急措施,并督促指导有关企业编制相关预案。

    二、全面排查,整改隐患

    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自身特点,立即组织开展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钢铁、危险化学品、建筑、电力、燃气等高危、高温作业岗位及其他重点部位、重点设备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措施、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限期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效果。对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要加强监控,同时制订整改计划,编制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三、统筹安排调度,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生活保障工作

    夏季是水电供应的高峰期。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和精心安排好夏季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用电。电力部门要加强电力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修,在确保电力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切实保障高温季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城乡居民、公共场所的用电,防止突发性停电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水利部门要切实保障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广大群众的生活用水需要;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发生,同时,要备足防暑药品,落实预防疾病的措施,防止流行疾病发生;卫生、环保、水利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和监测,确保饮水安全;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监控,维护社会安定;畜牧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户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暴发;林业部门要强化巡查,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健康及相关权益,防止侵害职工权益事件发生;各企事业单位要合理安排好职工的作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工中暑,确保职工健康和安全;其他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同时做好高温季节的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电视、网络、板报等媒体为载体强化对防暑降温度夏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公众对做好高温天气安全生产、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增加防暑降温安全常识。

    四、健全值班制度,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做到24小时领导带班的干部值班制度,认真抓好高温时期的值班工作和信息报送工作。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要立即上报信息,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严防事故扩大和次生事故发生。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大发体育在线_大发体育投注¥【游戏官网娱乐】 主办单位:大发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